行业资讯分类
kaiyun首页银川:让城市有韧性会“呼吸”

  kaiyun·体育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对小微公园、主要道路、学校等公共场所进行改造,进一步补齐城市“内排”短板,形成人水和谐共生的良好格局,让城市有“韧性”更宜居。

  8月6日,我市经历持续降雨,给城市排水带来一定压力。过去,每逢下大雨城市就会内涝,大量雨水通过路面雨篦流到市政排污管网,经泵站及管网汇集到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无法短时处理成倍增长的“雨污合流”来水,因此导致城市内涝,甚至一些地势较低的雨水井还会出现倒灌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陆续实施了兴庆区西北部调蓄池、金凤区中北部调蓄池、西夏区中部调蓄池等多个雨水调蓄系统工程,这些调蓄池作为雨水的暂时收集池,承担着应对短期强降雨的重要任务。

  上海路海宝公园段是城区容易积水路段,以前每逢大雨,居住在附近的市民出行都会受阻。兴庆区西北部调蓄池工程建设时,新建了两座蓄水能力各4万立方米的调蓄池,当瞬时雨量过大给污水处理厂带来压力时,周边雨水会暂存在调蓄池中,待处理高峰过后再进行处理。调蓄池的建设,不仅让入黄水质稳定达标,也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可应用的技术手段。

  “现在下雨天走这条路再也不用担心了。”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家住兴庆区玺云台小区的她过去一下雨就为路过这段积水路而发愁,兴庆区西北部调蓄池工程建设后,这里通行十分顺畅。

  每到夏季,绿化用水与居民生活用水之间的冲突不断,一边是居民要用水,一边是“嗷嗷待哺”的草地和树木。作为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成为了最先应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区域,作为银川“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银川市第四十二中学和银川市阅海第五小学随处可见海绵城市设施,校园人行道和广场大部分采用透水铺装设计。每逢下雨,透水地面不仅可以渗透吸纳雨水,使学校在中小雨天无路面积水,还可以通过透水性铺装及下部透水垫层对雨水起到净化作用。

  “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采用了下沉绿地、透水铺装等绿色海绵措施,同时为了节约水资源,我们还设置了雨水罐,将楼顶的雨水通过雨落管收集到雨水罐,雨过天晴的时候用来浇灌绿地,实现雨水再利用。”银川市阅海第五小学项目负责人王宁说。丰富的“海绵设施”不仅从源头缓解了城市内涝,降低面源污染,还提升了景观品质。

  我市通过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理念,将绿色生态与城市功能有机结合,借助海绵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全面系统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围绕全市建设项目,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项目实施的“首选项”,因地制宜将海绵城市理念全方位融入城市建设中、确保银川市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在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可通过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生态景观水体等“小海绵”的建设,实现源头减排、节约优质水。通过对水资源的“精打细算”,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海绵校园’以保护原有生态为原则构建校园环境,秉承‘海绵城市’的理念,突出渗透和吸收作用,利用校园内的建筑屋面、路面铺装、绿地景观等设施条件对雨水实施有序分流排放,并加以储存利用。”银川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对雨水做了净化处理,从而实现了环境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雨水生态治理模式,能有效解决传统校园在雨水处理中造成的各种问题。

  近日,在金凤区中北部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片区,施工人员正在对贺兰山路进行海绵化改造,敷设雨水管道、改造雨水口、种植绿化景观植物等,此项举措不仅美化城市景观,还能合理消纳、渗蓄雨水。项目通过对贺兰山路(亲水大街—满城街)、亲水大街(培华路—黄河路)、大连路(阅武巷—阅福路)3条道路,银川六中、金凤区二小等10所中小学,新苑、亲水苑、荣锦苑等6个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起到对雨水净化、削峰调蓄作用,缓解片区排水防涝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品质。

  西夏区南部示范片区也是今年我市重点实施的海绵城市项目,项目通过对大河数控机床园区、中小企业园西区2个园区,荷花湖畔、同安小区三期2个老旧小区源头改造,金波南街、丽子园南街道路海绵化改造及双渠口公园湿地建设等末端雨水调蓄工程,将片区内不同类型的海绵设施形成“渗、滞、蓄、净、用、排”一体化,发挥集中连片海绵效应,营造多功能雨水调蓄空间。

  今年,我市重点开展金凤区中北部、西夏区南部两个示范片区建设,“连点成片”强化海绵建设的系统性,逐步搭建起雨水下渗、蓄滞、净化、回用、排放的“海绵系统”。“今年共谋划海绵项目24个,历史内涝积水点全部消除。”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银川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谋划实施项目,明确重点项目,建立海绵城市示范专家库,标准化、精细化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严把质量关、进度关、安全文明施工,倒排工期,按照标准规范施工,确保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快速推进,全面完成海绵城市示范建设工作任务。

Copyright © 2012-2025 kaiyun开云· 网页版(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渝ICP备17003822号-3